您当前所在位置:重庆自考网   /   备考试题   /   

2022年自考27804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发布时间:2022-06-29 14:53                       关注次数:                      

自考复习需要重视考试大纲,考试命题是围绕大纲来的,所以复习一定要紧扣考试大纲,再结合考试大纲来弄懂重点、难点、疑点。因为考试大纲一般都是含有命题来指导思想工作、考试范围、命题要求等重要信息。为了辅助各位考生学习,重庆自考网自考频道为各位考生整理了2022年自考27804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年自考27804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土壤肥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亦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与环境。《土壤肥料学》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艺专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讲授土壤的物质组成和基本性质,介绍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让学生理解我国土壤资源现状以及农田土壤资源保护,在此基础上讲授植物营养必需元素的生理功能、在土壤中的形态、各种肥料的类型、特点及施用方式。同时让学生掌握测定土壤的基本性质和植物缺素症状的观察等实用性较强的实验。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共分为土壤、肥料基础理论和土壤肥料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三部分共十九章。第一章对形成土壤母质的矿物、岩石及其风化作用、土壤矿物质土粒的组成与特性作了系统说明;第二章对土壤有机质作了系统介绍;第三章对土壤孔性、结构性与耕性进行了系统说明;第四章对土壤水作了介绍;第五章对土壤空气及热量状况作了介绍;第六章对土壤的保肥性与供肥性进行了介绍;第七章对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进行了介绍。前七章是土壤学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土壤的基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第八章到第十六章是肥料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其中第八章系统介绍了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第九章到第十三章重点介绍了植物的氮、磷、钾等营养及其化学肥料的施用,第十二、十三章介绍了中微量元素的植物营养及其化学肥料的施用,第十四章系统介绍了有机肥料的发展状况及其性质,第十五章介绍了概述了复混肥料的发展概况及其性质,第十六章介绍了新型肥料与施肥新技术。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了解国内外肥料的发展趋势;掌握肥料的性质作用及在土壤中的转化特点;运用科学施肥原理进行科学施肥。第三部分土壤肥料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包括三章,第十七章介绍了不同农田土壤的管理,第十八章介绍了土壤退化与土壤资源保护,第十九章介绍了土壤肥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其中包含八个实用性强的试验供读者学习土壤基本性质和肥料养分含量的基本测定。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对土壤与肥料的基础理论有一较为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具体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农田土壤管理、土壤退化与土壤的资源保护、新型肥料与施肥新技术及土壤肥料资源的开发利用。

2、理解并掌握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土壤的基本性质和肥料的性质作用及在土壤中的转化特点。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土壤肥料学是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直接服务于各类种植业,是种植类各专业必修课程如作物栽培学、园艺学等的重要基础;而欲学好土壤肥料学,还必须具有基础学科如化学、植物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因此土壤肥料学是下连各基础课程,上承各专业课程的一门既有深厚理论基础,又具广泛应用技术的重要课程。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土壤矿物质土粒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形成土壤母质的矿物、岩石及其风化作用、土壤矿物质土粒的组成与特性。

(二)学习要求

了解主要的成土矿物和成土岩石的种类及性质,掌握岩石、母质和土壤三者的区别和联系。理解风化作用的概念和类型。正确理解矿质土粒和土壤质地的分类,掌握土壤质地的概念、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以及不同质地的土壤如何进行改良和利用。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形成土壤母质的矿物岩石、成土母质的类型。

2、熟知: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风化作用类型、岩石、母质和土壤的区别、粒级分类、土壤质地层次性。

3、掌握: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不同质地土壤的改良和利用。

第二章

土壤有机质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土壤生物多样性、土壤有机质及腐殖质、土壤有机质的调节等内容。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土壤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熟悉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及组成,并掌握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过程和影响其转化的因素,了解土壤腐殖质的分离与组成、存在状态,掌握腐殖质的性质和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调节。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土壤生物多样性、土壤有机质来源与组成、腐殖质的分离与组成。

2、熟知:土壤腐殖质的性质、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调节。

3、掌握:有机质转化过程。

第三章

土壤的孔性、结构性与耕性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土壤的孔性、结构性和耕性。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正确理解土壤孔隙性和土壤相对密度和容重,掌握土壤结构体的类型、特性、评价以及创造团粒结构的措施。正确理解土壤的物理机械性与耕性以及对土壤耕作的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孔性、孔隙比、土壤结构体的类型及特性。

2、熟知:孔隙分级分布、土壤孔性的影响因素、土壤结构的评价、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及创造团粒结构的措施、土壤物理机械性与耕性

3、掌握:容重的意义。

第四章  土壤水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土壤水分数量的表示方法、测定技术、形态学类型与性质、能态、土壤水的运动规律及土壤水的平衡。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和利用概况,熟悉土壤墒情,熟练掌握土壤水分数量的表示方法和测定技术;了解土壤水分的保持,掌握土壤水分的类型及性质;了解土壤水分的能量概念,了解土壤水分的定量表示和测定方法,掌握土壤水分的有效性;了解土壤水的运动规律及水分平衡,掌握土壤水分状况的调节措施。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我国水资源概况;土壤水含量的测试技术。

2、熟知:土壤水含量的表示方法;土壤墒情种类及判断、土壤水分的保持分类及性质、土壤水分的运动规律、田间水分平衡。

3、掌握:土壤水分状况的调节。

第五章

土壤空气及热量状况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更新和土壤热性质及土壤热量平衡的方法。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熟悉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和土壤空气与大气的交换,对土壤热量来源、热性质及热量平衡有进一步的了解,熟悉土壤空气与土壤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调控措施。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土壤热量来源

2、熟知:土壤空气的更新、土壤通气性、土壤热性质、土壤空气及土壤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其调控。

3、掌握: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

第六章 土壤的保肥性与供肥性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土壤保肥性与供肥性,它是土壤的重要性质之一,直接影响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了解土壤的保肥性和供肥性能,对于指导合理施肥夺取作物高产优质是非常重要的。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土壤保肥性与供肥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了解土壤胶体的种类,掌握胶体的基本构造,熟悉土壤的吸附保肥作用和供肥性,掌握影响土壤供肥性的化学条件。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 领会:土壤保肥性和供肥性、土壤吸附性能。

2、熟知:土壤胶体构造、构造和性质;土壤离子的吸附和交换性能;土壤供肥性的调节;土壤酸碱反应类型、影响因素及其调节;土壤酸碱反应对土壤养分和作物生长的影响;土壤缓冲性能的表示方法、机制;土壤氧化还原状况与作物生长的关系。

第七章 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土壤形成因素与过程、我国土壤分类和土壤分布规律。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熟悉和掌握土壤形成因素与过程,了解我国土壤分类和熟悉土壤分布规律。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主要成土过程、土壤分布的规律性。

2、熟知:土壤五大形成因素、自然土壤和旱地土壤的土体构型。

第八章 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必需营养元素、植物的根部和叶部营养、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环境条件、植物的营养特性、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等。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熟悉植物生长所需的必需营养元素,掌握植物的根部和叶部营养和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环境条件,理解植物的营养特性,掌握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等。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分组、同等重要率和不可替代率、根外营养的意义、有益元素、施肥量的估算。

2、熟知:确定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三条标准;养分向根迁移的三种方式;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短距离和长距离运输的途径;根外营养吸收养分的机理、特点和营养因素;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环境条件;最小养分律、限制因子律和报酬递减率。

3、掌握:肥料三要素、作物营养期、作物营养临界期、最大效率期、施肥时期和方法的确定。

第九章 植物的氮素营养与氮肥施用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植物体内氮的含量分布和生理作用、植物对氮的吸收和同化、植物氮素营养失调症状及其丰缺指标、土壤中的氮素及其转化、常用化学氮肥的性质及其施用方法。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植物体内氮的含量分布和种类,熟悉植物对氮的吸收和同化、氮素营养失调症;了解土壤中氮素的含量、形态,掌握土壤中氮素的转化;熟悉铵态氮肥、硝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的性质和施用方法,熟悉和掌握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植物体内氮的含量分布和生理作用、土壤中氮素的含量、形态。

2、熟知:植物对氮的吸收和同化、氮素营养失调症;铵态氮肥、硝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的性质和施用方法、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

3、掌握:掌握土壤中氮素的转化。

第十章 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施用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植物体内磷的含量分布和生理作用、植物对磷的吸收和同化、植物磷素营养失调症状及其丰缺指标、土壤中的磷素及其转化、常用化学磷肥的性质及其施用方法。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植物体内磷的含量分布和种类,熟悉植物对磷的吸收、磷素营养失调症;了解土壤中磷素的含量、形态,掌握土壤中磷素的转化;熟悉水溶性磷肥、弱酸溶性磷肥和难溶性磷肥的性质和施用方法,熟悉和掌握磷肥的合理分配和提高磷肥利用率的途径。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植物体内磷的含量分布和生理作用、土壤中磷素的含量、形态。

2、熟知:植物对磷的吸收、磷素营养失调症;水溶性磷肥、弱酸溶性磷肥和难溶性磷肥的性质和施用方法、磷肥的合理分配和提高磷肥利用率的途径。

3、掌握:掌握土壤中磷素的转化及固定。

第十一章 植物的钾素营养与钾肥施用

本章介绍了植物体内钾的含量分布和生理作用、植物对钾的吸收、植物钾素营养失调症状及其丰缺指标、土壤中的钾素含量及其转化与平衡、常用钾肥的种类、性质及其施用方法。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植物体内钾的含量分布和生理作用,熟悉植物对钾的吸收、钾素营养失调症;了解土壤中钾素的含量、形态,掌握土壤中钾素的转化与平衡;熟悉常用钾肥的性质和施用方法,熟悉钾肥的施用技术。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植物体内钾的含量分布和生理作用、土壤中氮素的含量。

2、熟知:植物对钾的吸收、钾素营养失调症;氯化钾、硫酸钾和草木灰的性质和施用方法、钾肥的施用技术。

3、掌握:掌握土壤中钾素的转化与平衡。

第十二章 植物的钙、镁、硫、硅素营养与钙、镁、硫、硅钾肥施用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植物体内钙、镁、硫、硅的含量分布和生理作用、植物钙、镁、硫、硅营养失调症状及其丰缺指标、常用化学钙、镁、硫、硅肥的种类、性质及其施用方法。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植物体内钙、镁、硫、硅的含量分布和生理作用,熟悉植物钙、镁、硫、硅营养失调症状及其丰缺指标;熟悉常用钙、镁、硫、硅肥的种类、性质及其施用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植物体内钙、镁、硫、硅的含量分布和生理作用。

2、熟知:植物钙、镁、硫、硅营养失调症状及其丰缺指标;常用钙、镁、硫、硅肥的种类、性质及其施用方法。

第十三章 植物的微量元素营养与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植物体内硼、锌、锰、铜、钼、铁、氯的含量分布和生理作用、植物微量元素的营养失调症状及其丰缺指标、常用微量元素肥料的种类、性质及其施用方法。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植物体内硼、锌、锰、铜、钼、铁、氯的含量分布和生理作用,熟悉植物微量元素的营养失调症状及其丰缺指标,了解常用微量元素肥料的种类、性质及其施用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植物体内硼、锌、锰、铜、钼、铁、氯的含量分布和生理作用;常用微量元素肥料的合理施用方法。

2、熟知:植物硼、锌、锰、铜、钼、铁、氯营养失调症状及其丰缺指标。

第十四章 有机肥料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有机肥料的分类特点及其作用、粪尿肥的主要成分、贮存及其施用方法、秸秆还田与堆肥的成分及施用、绿肥的作用、栽培和利用、泥炭和腐植酸肥料的施用等。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有机肥料的分类及特点,熟悉有机肥料的作用;熟悉粪尿肥的主要成分、性质及施用;了解秸秆的成分与性质、在土壤中的转化,熟悉秸秆直接还田的技术,了解堆肥的原料和性质,熟悉堆肥的堆制过程、条件及其调控;了解绿肥在生产中的作用、栽培和利用;了解泥炭与腐植酸肥料。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秸秆的成分与性质、秸秆在土壤中的转化、堆肥的原料和性质、绿肥在生产中的作用、栽培和利用、泥炭与腐植酸肥料。

2、熟知:有机肥料的分类及特点、有机肥料的作用、粪尿肥的主要成分、性质及施用秸秆直接还田的技术、堆肥的堆制过程、条件及其调控。

第十五章 复混肥料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复混肥料的定义、养分表示方法及主要的复混肥料品种和性质。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复混肥料的含义,领会复混肥料的养分表示方法,掌握主要复混肥料的品质及性质,了解复混肥料发展的发展概况。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复合肥料的主要品种及其性质与混合肥料的剂型、品种和性质。

2、熟知:复混肥料的定义、养分表示方法及其分类。

第十六章 新型肥料与施肥新技术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控(缓)释肥料的种类、性质、施用技术,叶面肥的特点、施用条件和技术原则及其施肥新技术。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控(缓)释肥料的种类、类型及其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信息系统在土壤养分管理中的应用。

2、熟知:控(缓)释氮肥的种类、类型、特点;叶面肥特点、喷施的最佳条件和技术原则。

第十七章 农田土壤管理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我国旱地、水田、茶园、果园、瓜菜地、花卉苗圃、保护地栽培土壤等主要农业土壤的特点,介绍了如何综合应用土壤肥料的基础理论知识来指导各类农田土壤的灌排、施肥、耕作等方面的现代化农业新技术在土壤管理上的应用。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旱地土壤的基本特性,熟悉旱地土壤集水、节水技术;重点介绍如何综合应用土壤肥料的基础理论知识来指导各类农田土壤的灌排、施肥、耕作等方面的现代化农业新技术在土壤管理上的应用。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旱地土壤集水和节水技术、果园土壤的分布特点及其类型、露地栽培和保护地花卉苗圃土壤的特性、菜园土壤的特点。

2、熟知:旱地水田土壤的特点和肥力状况、保护地土壤的特点和改良保护地土壤的措施。

第十八章 土壤退化与土壤资源保护

(一)课程内容

本章简要介绍了土壤退化的一些基本概念、理论及我国土壤退化的现状,杉树了主要土壤退化类型的成因、危害及其保护、防治措施。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土壤退化的基本概念、分类、原因及态势。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土壤退化的基本概念、分类、原因及态势。

第十六章 土壤肥料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我国土壤肥料资源的现状,掌握土壤肥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基本手段。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我国土壤肥料资源的现状。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本章不做考试要求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

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领会”、“熟知”、“掌握”等三个能力层次的要求,它们的含义是:

1、领会:要求应考者能够记忆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能够领会和理解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作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阐述。

2、熟知:要求应考者必须熟悉的理论知识,并能够正确理解、记忆以及运用相关的理论、方法等,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作出恰当的理论解释、说明或回答。

3、掌握:要求应考者必须掌握的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方法,能根据考核的具体要求,作出正确的解答和说明。

(二)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土壤肥料学》,陆欣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三)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课程作为一门的专业基础课程,综合性强、内容多、难度大,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前,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悉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学习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

2、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

3、阅读教材时,应根据大纲要求,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须牢固掌握,在阅读中遇到个别细节问题不清楚,在不影响继续学习的前提下,可暂时搁置。

4、学完教材的每一章节内容后,应认真完成教材中的习题和思考题,这一过程可有效地帮助自学者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增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3、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考试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自己学懂”的学习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作出判断和解决问题。

7、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领会”20%,“熟知”60%,“掌握”为2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3:3:2。

4、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及问答题(包括论述题)计算题等类型(见附录题型示例)。

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重庆自考网还为各位考生提供【重庆自考自考题库】【重庆自考自考真题下载】【自考题库app下载】三大刷题工具,有需要的考生也可点击查看。


预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