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重庆自考网   /   备考试题   /   

重庆自考: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发布时间:2022-07-13 18:14                       关注次数:                      

一、选择题

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用以调控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系列活动。定义的理解如下:

(1)学习策略是一种计划或方案,也是一套规则系统;

(2)学习策略是技能或能力;

(3)学习策略是符合规律的活动方式;

(4)学习策略是通过学习、练习而形成的。

2、认知策略:是对认知过程进行调节监控、内部组织起来的认知技能。

3、元认知:指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评价及其对认知过程的调控。

4、美国心理学家哈洛于1949年提出“学会学习”这一概念。

5、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的核心成分。

6、依据功能分:丹瑟洛将学习策略分为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

7、依据概括程度和适用范围分:尼斯比特将策略分为通用策略、宏观策略和微观策略。

(1)微观策略:是非常具体的、适合于某一特定的具体任务、具体领域的策略。

8、依据学习进程,皮连生将学习策略分5类:

(1)促进选择性注意的策略;如自我提问,做笔记等。

(2)促进短时记忆的策略;如复述、形成组块等。

(3)促进新信息内在联系的策略;如分析内在逻辑结构、多问为什么等。

(4)促进新旧知识联系的策略,如列表比较新旧知识的异同等。

(5)促进新知识长期保存的策略;如记忆术等。

9、几种主要的学习策略:

(1)复述与复习策略:主要用于记住、保持学习材料于头脑中。(主要目的在于保持信息)

A、复述策略:主要作用是维持注意于目前的学习材料中,并将学习材料保持于短时记忆中。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必须经过复述。

a、5岁以下的儿童不具备复述策略;

b、6-10岁左右的儿童不能自发地、也不知何时使用复述策略;

c、11岁左右的儿童倾向于自发的、适时地使用复述策略;

B、复习策略:指对所学内容的适当的重复学习,主要用于信息的长时记忆与保持。艾宾浩斯通过实验发现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无意义音节”

a、复习的时间:及时复习和系统复习。**次复习:学习结束后5-10分钟;第二次:学习当天的晚些时候或学习结束后的第二天;第三次:一星期后;第四次:一个月后;第五次:半年后。

一般来说,学习一篇文章后,对这篇文章的记忆效果是头尾部分内容记忆效果**。

b、复习的次数:一般而言,过度学习的程度达50%时,效果**。

c、复习的方法:较好的方法是尝试背诵法,即读背结合法。

(2)精细加工策略:主要指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加工,理解其内在的深层意义,并促进其记忆的一些学习策略。

A、形象联想:充分利用头脑中的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应遵循的三条原则:形象化、组织化、联想化。

B、谐音法:如,教学中常用的歌谣、口诀等方法帮助学生区分和记忆信息。

(3)组织策略:即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与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的学习策略。

A、群集:即归类。

B、概括:指学习者利用摘录、画线、写标题、列提纲、做笔记等方式抽取学习内容的要义,建构所学内容的组织与结构。如,教师在讲授《小壁虎借尾巴》时,用列提纲的形式来板书;

(4)元认知策略:是对认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指导、监控与调节的高级学习策略。

(5)阅读理解策略:

A、鲁滨逊SQ3R五步阅读方法(简答P190):概览(Survey)、提问(Question)、阅读(Read)、复述(Recite)、复习(Review)。

B、托马斯与鲁滨逊的PQ4R:预习(Preview)、提问(Question)、阅读(Read)、反思(Reflect)、复述(Recite)、复习(Review)。

(6)问题解决策略:如布兰斯福德IDEAL:识别(Identify)、界定(Define)、探索(Explore)、实施(Act)、审查(Look)。

10、指导学生怎样集中注意力、设置学习目标、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等,都属于元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组织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复习策略。



预报名